教韵风华丨马淑红:创新领航教育路 以身垂范育英才

发布时间:2024-06-23浏览次数:895

【编者按】在繁忙而充实的教学一线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默默耕耘、潜心育人,他们以教为韵、以情铸华,用智慧和热情,点亮了无数学子的心灵之光;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与魅力。为深入宣传和践行教育家精神,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,展示威尼斯wns8885566一线教学工作中的优秀教师风采,党委宣传部和党委教师工作部共同开设“教韵风华”专栏。敬请广大师生关注,共同见证这份教育的美好与力量。



推开师大物理南楼研讨室的大门,和马淑红面对面交谈,感触最深的就是她的眼中充满着热爱教育事业的光。从教25年来,马淑红见证了太多优秀教师的诞生,也教授出了一批又一批和她同样走上教育战线的优秀学子,“脚踏实地、一步步逼近自己的标准和目标”是马淑红始终不变的初心。

以身作则 乐教爱生

当被问及为何走上“教书育人”这条道路时,除兴趣使然外,马淑红认为更重要的是优秀前辈的影响。刚工作时,她被分配担任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赵国顺的助教。担任助教两年来,她坚持去听授课教师的课程,不落下每一节。当看到赵国顺老师全程不使用讲义,在黑板上信手拈来板书时,马淑红满脸崇拜,“每当有学生来问问题,我还在思考的时候,赵老师只要看一眼,就开始娓娓道来。”赵国顺教学方面的熟练程度让马淑红印象深刻。自那以后她便在心底立下一个小目标:将来要成为像赵国顺那样的优秀教师。



从助教到后来正式成为物理学的一名教师,马淑红一直坚信一句话: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,从他人身上能学到自己身上缺少的东西。尽管现在已经从事教育20多年,她始终把“学习”当做自己的任务,不断去挑战、探索、提升和超越自我,“我不是那种天资聪颖的人,就一个词‘喜欢学’。不断补充自己、充实自己,推着自己往前跑。”每周至少读两篇前沿论文是马淑红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。当看到科研类公众号推送最新研究文章时,她也会将其转发到课题组群内,和学生交流各自想法意见,真正实现教学相长。



在和学生的相处中,马淑红始终秉承“严中有爱”的教育理念,“我不期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霸,我只希望他们能有优秀的品格、健全的人格,能直面挑战,勇往直前,做最好的自己。”回想起与学生交往的经历,马淑红对2016级物理学院研究生刘宁馨印象最为深刻。因为家庭情况相对特殊,原本可以继续攻读博士的刘宁馨毕业后选择了回家乡县城工作。了解到具体情况后,马淑红一直为她留意各项招聘事项。有一次郑州市属一所中学来威尼斯wns8885566招聘,马淑红主动询问了解一些具体情况,发现特别适合刘宁馨,便立即联系她准备面试材料和试讲。因为时间紧急,离招聘结束剩余不到2小时,她便动员课题组学生,帮忙填表、打印、盖章等一顿匆忙准备。为了给刘宁馨留有足够的面试准备时间,马淑红亲自将所有资料送交给招聘单位,现场经核查确认无误后,才放心离开。

“因为当时时间真的很紧迫,下午的面试几乎都没有时间准备就直接上了,最后也是很幸运成功被招录。整个过程下来很感谢马老师为我忙前忙后,这份恩情终生难忘。”如今再度提起此事,当时忙碌准备材料的一幕幕还在刘宁馨的脑海中上演。谈到这件事,马淑红却简单地说:“作为硕士生导师,在学业上的指导是我的职责所在。但是关于学生的就业以及今后的工作等,我也会尽我所能,助力学生奔跑起飞。”

自学践悟 创意求新

2022年秋季疫情防控线上授课期间,为保证教学质量,马淑红引领《理论力学》团队,采用“大班轮流授课+小班翻转研讨”在线教学模式,团队课前集体磨课、课中观摩、课后点评改进,打造一节节精品课。为提升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她要求学生小组协作讨论,制作PPT课件,在线开展疑难问题“一题多解”和课外拓展探究的同伴教学法“翻转课堂”;为严格把控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,她课前逐一评阅学生制作的PPT,及时反馈建议和问题,指导学生再修改,并组织线上试讲,最后是正课讲解。如此一系列反复打磨,师生间知识、思维、情感等多向交流碰撞,“就像以圆心为起点,不断扩大圆的半径一样,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和边界。”让学生“做中学、学中思、思中研创”,学会学习、学会思考,实现自我超越。



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,无论理论课、实验课、实践课,她始终坚持“学、思、践、悟、研、创”六环递进式教学方式。其中,她认为“践”尤为重要,是由“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关键一环”。“翻转课堂”模式实行一段时间后,马淑红做了一个小统计。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参与了习题讲解,并渐进式地学会了拓展问题。然而,让学生长期坚持花费时间精力在习题讲解上并不是一件易事,难免会有学生存在抵触心理,2021级物理学院本科生胡帆便是其中之一。从最初反对“翻转课堂”的教学模式,到后来主动参与其中,他在马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实现自我提升,并撰写了关于“一题多解”的课程小论文。正如马老师所说,“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,是自学出来的。老师的功效可能就是在你迷茫困惑时给你指点迷津、启发点拨。”

对于从事理论计算模拟研究的学者来说,熟练掌握一项计算机语言编程科研工具必不可少。马淑红在熟练应用Fortran编程语言基础上,又选择自学较热门的Python语言编程辅助科学研究。同时,在教学中积极融合Python编程模拟,化抽象为形象直观。在2021年河南省本科教学创新大赛中,她便巧妙应用计算编程模拟火箭飞行运动,将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物理过程用图像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,使其具象化。“老师要首先做到,率先垂范。你自己得有一桶水,才能舀出一碗水给学生们。”马淑红在坚持科教融汇的同时,希望通过自身的“言行举止、为人做事”的点滴滴灌,引领学生传承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,知行合一,向美而行。她带着2019级物理学院本科生侯振参与项目式探究科研创新实践,基于Python编程模拟,可视化探究了火箭发射过程、地球表面的科里奥利力效应,锤炼了学生的自学深思能力、科研探究创新能力,研究成果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《物理与工程》。

启智润心 薪火相传

二十五载的执着坚守中,马淑红渐渐读懂了“育人”这本大书。她以浓厚的教育情怀、炽热的教学热情,不断奋斗在教育的前沿阵地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爱教爱生”的职业初心。从初出茅庐的讲师到深受敬仰的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她以稳健的步伐,书写着教育工作者的辉煌篇章。



谈及“育人”,马淑红很谦虚。“育人的过程其实就是‘启智润心、育人自育’,师生双向奔赴、互促共进的过程;教育是师生学习共同体,角色是‘教师引领+学生主体’,以‘知识传授为载体,探究实践为抓手,能力素质养成为核心’的育人过程;在我眼里,每个学生的潜力无限,每看到他们能够主动去探索问题,交流互动,共同进步,作为老师真的很欣慰。”

她坚信,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,更是塑造学生的优秀品格,健全其完美人格,激励学生知行合一、向上而行。

在带领学生进行教育实习时,2021级物理学院本科生朱慧文让马淑红记忆颇深。对于尚未真正走向工作岗位的朱慧文来说,一来到实习学校就站上三尺讲台,为一个“潜能班”讲授高中物理课,面临极大的挑战,学生差异化大,各种意外时有发生。“那时的我内心很崩溃,班里学生大部分基础都不好,学习劲头也不足、课堂纪律也很差。”实习指导老师马淑红了解到情况后便倾囊相授,为初登教师职位的朱慧文传授经验,鼓励她勇于尝试,尽心尽力去改变现状,让学生看到你的诚心、用心和努力,感染感化感动学生。“先抓几个比较优秀的学生,多关注他们的平时表现,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真诚。再由好学生去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,影响班级的学习氛围。”听从老师的建议后,实习期间朱慧文和学生心理上的距离越来越近,记录和学生日常的点点滴滴也逐渐变成了她的爱好。当马淑红提及已实习返校的朱慧文时,眼中带光,满脸喜悦,欣赏之情溢于言表,“这个女生变得更成熟了,实现了自我突破和超越。”

从教二十五载,马淑红的教育之路充满了爱心、责任及感动。她以卓越的学识、高尚的师德、无私的育人精神,塑造了一座属于自己的丰碑。未来,马淑红还将时刻鞭策自己,用乐教爱生、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,滴灌一批又一批学子,为河南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。

(大学生记者 李文静 陈贞先 刘 念)